第二,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等产能合作。湄公河国家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都有建设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迫切需求。中方拥有性价比高的水利电力装备和工程建设力量,在大型水利枢纽、平原打井、山区中小型水库等建设方面经验丰富,适合湄公河国家需求。中方支持企业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湄公河国家参与建设一批水电站、水库、灌溉、饮水工程,实现合作共赢。铁路、公路、港口、机场、通信等领域的产能合作也有广阔前景。我们要落实好《澜湄国家产能合作联合声明》,制定澜湄国家互联互通规划和澜湄国家产能合作行动计划,探讨组建澜湄国家产能与投资合作促进联盟和澜湄商务理事会。共同建设好现有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开辟一些新的特色园区。中方倡议实施“澜湄流域北斗卫星定位导航服务系统建设及民生领域应用示范(一期)”项目。中方愿继续落实好首次领导人会议上提出的“两优”贷款额度,在此基础上再提供援外优惠贷款,设立第二批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专项贷款,支持商定的项目。也希望有关国家在税收、土地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
时隔两年零一个月,朝韩两国9日在板门店重启高级别会谈。在南北关系隐约迎来曙光的同时,太平洋另一端却弥漫着截然不同的论调:美国各大主流媒体正在争相讨论是否到了对朝鲜进行有限军事打击的时机。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让核子"裂变"的"茭白队长"》美国严肃报纸《华盛顿邮报》8日当天也加入了这场“论战”。《华盛顿邮报》刊文指出,任何对朝鲜的有限性武力打击,都有可能导致局部战争扩展到整个朝鲜半岛的全面战争甚至核战争,这不仅将造成重大的人员损失和经济损失,而这也将成为美国在二战之后不可承受的战争之重。




